新消息丨北京高温下,这座城市“发烫”的面孔

北京今年的夏天有点难熬。

上周的高温天刚过不久,新一轮高温又覆盖全市。近两日,北京气温直逼40℃,局地气温甚至突破40℃。据中央气象台消息,截至6月30日,今年6月以来,北京已有15个高温日。

暴雨只是短促的洗礼,高温正连续“驻守”北京城。高温作业中的人们难逃被连击。外卖骑手在送餐途中连爬六楼突然一阵眩晕;北京站外接人的旅客有中暑迹象急忙求助民警;平时经受过高强度训练的武警在结束半个小时的站岗后需要轮换回来补水;若是没有降温设备,室内户外都难免被汗水浸湿衣衫。


(相关资料图)

6月29日至30日,新京报记者探访北京多地,记录这座城市“发烫”的面孔。

逐渐“发烫”的城市

高温来袭,北京的公交车照例在清晨5点发车。车内空调运作,短短几分钟,车厢中的闷热被冷风置换。车门开合间,着急上班的乘客避开了朝阳的新一轮炙烤。与此同时,车尾后机舱的温度正在持续爬升,骑车经过的人常常躲不及这里散发的热浪。

任建峰把这里称为“烤箱”,作为北京公交集团保修分公司九车间的一名电路维修工,在这“烤箱”里钻进钻出是他的工作日常。“尤其是在桑拿天,加上不定期的暴雨天气,线路虚接和保险不实都是公交车的易发故障。”任建峰说着,豆大的汗珠从他额间滚落。


高温下坚守岗位的北京公交保修分公司职工。图源:北京公交集团保修分公司

在北京,像他一样的维修工人是每一个公交场站的必要配置。早上8点,他们手提工具箱赶赴各个站点,对重点线路的公交车辆进行检查维修。为了错开用车高峰期,任建峰顾不上炎炎的日头,埋身在公交车与下方地沟形成的半封闭空间里,查看散热风扇等设备,以保障出行的顺畅和车厢的凉爽。有时他还要迎着发动机的热浪,尽快修理好故障车辆。

15分钟过去,工作服已经紧紧“黏”在他身上,“如果要检修的部位比较靠里,从发动机外部无法触及,我们就只能从后机舱狭小的夹缝‘钻进去’,上半身趴在发动机上,下半身卡在机舱内。”任建峰一边用万用表测量,一边拽起袖口擦拭脸上不断冒出的汗水。在他身后,还有数辆等待接受“体检”的公交车停放着,只有彻底检修完毕,他才能短暂休整。

接近11点,负责朝阳区石佛营西里社区的快递员陈盟已经工作了4个多小时,车座旁的矿泉水慢慢见底,长时间的户外暴晒使他的脸颊有些泛红,口中发出的干渴信号以及后背浸出的大片汗渍告诉他,脚下的这座城市正在逐渐“发烫”,“气温达到41℃那天,一上午就能喝完9瓶水。”他说,多喝水是他应对酷暑最便捷的方法。

快递车在一栋居民楼前停下,陈盟眯着眼睛确认对应居民楼的快递,光照越来越强,他不得不侧着身子躲进三轮车阴影里,避开阳光直射,以看清楚快递单号。连续一周,陈盟每天都在重复这样的工作——6点起床收拾好去驿站拉快递,装好快递后马不停蹄地赶往小区派送,装载的货物全部派送完他才会返回驿站。

快递员陈盟正在派送快递。新京报记者 熊丽欣 实习生 杨梦梦 摄

忍不了的汗酸味

在北京,至少有28万名快递员联结成这座城市物流脉络的末梢神经。除此之外,北京还有近2万名外卖骑手穿梭于烈日之下,为这座城市庞大的“毛细血管网”及时输送“营养”。社区门口的道闸栏杆抬起又落下,迎接他们完成物品送抵顾客的“最后一公里”。

时间刚过正午,气温已达35℃。30岁的美团众包骑手李冠夺已经习惯了在高温下送餐,对他来说,想要赚钱,只能适应不断淌下的汗水。

晒得久了,李冠夺觉得自己的头变得昏昏沉沉。冰袖只能防晒,却无法降温,为此他特意带了一把小风扇,可吹出来的都是热风。为了更清醒一点,在中午最热也是最忙的时段,他会喝上一两瓶藿香正气水。

李冠夺最常跑的送餐区域在通州玉桥附近,不少居民楼没有电梯,有时他接的单子多,为了赶时间,只能飞速跑上楼,跑猛了便会缺氧发晕,最严重的一次就发生在几天前,他从6楼跑下来后突然一阵“迷糊”,在阴凉的楼道里坐了几分钟才缓过劲儿来。事实上,高温并没有给外卖骑手带来更高的收入,李冠夺告诉新京报记者,有时送一单的价格只会比往常多几毛钱。

下午1点,同是外卖员的侯成已经跑了60多公里,喝光了5瓶水,结束了当天的第8单。他将电动车停靠在路边的树荫下,到窗口买了一个煎饼当作午餐。一个煎饼吃完,黑色的车座早已晒得发烫,他坐下去又起来缓了缓,擦去鼻梁上的汗丝,灌上一口水,蓄力开启下午的奔忙。“一般跑到晚上7点左右我就回家了,效率高的时候一天能跑二十几单。”从事外卖工作两年,42岁的侯成直言,“风吹日晒久了就都适应了。”

李冠夺说,一年四季,他更喜欢春天和秋天,因为气温凉爽,体感舒适。夏天在外面跑久了,他一低头便会闻到自己身上的酸臭味,“汗太多,没办法。”发酸的衣服继续捂着,他甚至会闻到一股发霉的味道,这是令他最难忍受的,“也怕顾客体验不好,我会在中午回家吃饭的时候重新换件衣服。”李冠夺说,即便这样,等到晚上9点停止接单后,他白色的T恤还是会被汗水泡得发黄。

商场外的阴凉地,不少骑手在等单。新京报记者 丛之翔 摄

高温下的坚守

为了迎战6月末的这场高温“大考”,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多次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提醒市民做好防暑降温措施,注意节水节电。建议高温时段停止户外作业,减少户外活动,谨防中暑和热射病。中央气象台预计,未来10天,京津冀等地高温日数可达8至9天。

连续的高温天气丝毫没有影响北京站每日约13万人次的客流量。天热、人多,北京铁路公安处北京站派出所执勤警务三队副队长张科峰很难在椅子上多坐一会儿,这边要维护北京站站区秩序平稳,那边又要谨防执勤民警出现中暑等症状,他的耳朵、眼睛和大脑一直繁忙运转,而出警电话恰恰会在最忙的时候打来,遇到由于着急赶车造成中暑、低血压的旅客,他需要立即安排民警给旅客提供帮助,“状况紧急时更不能慌乱,我们代表的是首都公安的形象。”

正在执勤的北京铁路公安处北京站派出所民警。受访者供图

对于这里的执勤民警来说,下午两三点钟通常是站岗最累的时段,他们的岗位要一直站在阳光下,还要在广场与站台间来回奔波。气象气温达到40℃时,北京站前广场的地面温度甚至可以飙升至70℃。6月24日那天下午3点多,一旅客向民警求助称,自己中暑,头晕伴着身体不适,无法行走。民警立即将他带到阴凉处休息,经询问,这位旅客是来北京站接人的,由于天气炎热,忽然感到头晕,民警了解情况后立即送来冰凉贴和水,让他稍作休息。

诸多防暑准备总会在“第一时间”派上用场。比如派出所会每天为民警们准备冰绿豆汤,并送到岗位上,此外,还有一些冰棍、矿泉水、冰凉贴、藿香正气水等防暑降温物品,给予一线民警充沛支持的同时,也在守护旅客的出行平安。

正在给旅客指路的北京铁路公安处北京站派出所民警。受访者供图

在北京站,武警北京总队执勤第二支队排长马苗芳和他的战友们也在烈日下坚守这一方平安。北京站作为全国铁路客运的重要枢纽,面临着暑期人流量暴增带来的安全考验。来来往往的人们很难不注意到这群绿衣军装的存在,日常的“热习服”训练磨出了战士们“耐得住高温”的毅力,但因高度警惕而紧绷的神经依然容易产生疲乏感,轮岗下来的战士需要及时补充水分才能舒缓。有时干部们还会给战士们送来降温降暑的饮品,定期上“示范岗”来感受一线战士的辛劳,“执勤久了,也很难感受出35℃和41℃的差别。”马苗芳说。

北京站前广场,武警北京总队执勤第二支队排长马苗芳和他的战友们正在执勤。新京报记者 薄其雨 实习生 宋漪静 摄

清凉“补给”

熬过下午4点,温度计上的红线仍在向高峰值延伸。高温炙烤下,街道边身穿橘黄色马甲的清洁工挥动着手中的扫帚,穿梭在过往的人群中,后背的汗水凝结出一片片醒目的汗渍。

这时,安定门街道胡同的墙面依旧热得发烫,负责清理维护墙面的郝林戴着一顶黄色安全帽,拿刷子打扫着墙上的蛛网、灰尘,上午的曝晒已经将他露在外面的脖颈、手背晒得泛红。三个钟头前,他坐进街道的食堂里简单休息,喝了几碗刚熬好的绿豆汤,直到避开光照最猛烈的时刻,他才重新开工。

建筑工人郝林正在清理四合院墙面。新京报记者 彭镜陶 摄

往西走不到两公里,鼓楼附近维持着昔日的车水马龙,前来拍照打卡的游客收起遮阳伞、脱下防晒衣,鼻梁上架起一副墨镜,在留下满意的照片后又赶紧重新“武装”上自己的防晒装备,在旁边的冷饮店排起长队。正在执勤的交通协管员在为游客指完路后又赶忙疏通起拥挤的车流。同时在等冷饮的还有几名外卖骑手,赶上游客高峰期,他们也只能放平心态,等待店员完成流水线上的制作打包。

交通协管员正在为游客指路。新京报记者 彭镜陶 摄

对于专送骑手而言,保证高峰期在线是基本要求。55岁的河南人周志告诉记者,等单的过程可以换来高峰期的片刻休息,他索性撩起左腿裤脚,晾一晾小腿肚上因为出汗太多捂出来的红疹。

这些用于消热解暑的药品、食品在高温来临前就已输送到北京市各区的外卖骑手休息站,每一位外卖员都可以就近领取,有的骑手在送单间隙还可以在开着空调的防暑驿站里吃上一口冰镇西瓜。朝阳区紫芳路广顺园内一骑手站点的工作人员介绍,除了这些防暑物资,公司会在高温天气为骑手提供特殊天气补贴,补贴按单发放,金额视情况而定。正在站点内休息的几名专送骑手告诉记者,他们会在每天的点单高峰期来到这里的休息室补给,服用完藿香正气水再出发,站点负责人每天也会提醒他们注意防暑。

环卫工人在清凉点喝水休息。受访者供图

李冠夺还曾遇到过一些热心商家,在他来取餐时给他打一份免费的冰镇绿豆汤解解暑气。6月29日下午,新京报记者在探访蒲黄榆、方庄附近的多家餐饮店时也注意到,不少店家在门口设有水桶或水壶,里面装有纯净水或柠檬水。还有商家表示,骑手可以免费从店里接梨汤喝,有的商家还会额外提供冰块。

侯成获得的清凉“补给”来自他的顾客,“他们知道天气热的时候我们送餐有多不容易,开门取餐时会从屋里递出来一瓶冷饮,还提醒我们注意防暑。”在侯成看来,陌生人的善意,给了自己很大的慰藉。

过了晚上7点,这一天的高温才会随着太阳的隐退渐渐下降,黑夜安抚着这座城市白日的喧嚣与浮躁,居民楼里的空调声伴着亮起又熄灭的灯光响彻一整夜。李冠夺选择在这个时间再出去多跑几单,午夜的风依旧带着些许热度,但足以吹散这一天闷积的郁气。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陈盟、侯成、郝林、周志为化名)

标签:

最近更新

新消息丨北京高温下,这座城市“发烫”的面孔
2023-07-02 11:48:14
河南洛阳:“黄河巨龙”壮观景象吸引游客观赏-环球热闻
2023-07-02 11:05:22
半面人第二季全集 半面人第二季
2023-07-02 09:57:43
雷暴大风+短时强降水 2-4日全省大部再次迎来降雨|微资讯
2023-07-02 09:32:45
简讯:某某歌词_歌曲某某歌词
2023-07-02 08:59:00
理论一点点 | 民企已成为科技创新重要主体
2023-07-02 07:57:08
株两优4024_关于株两优4024概略 全球速递
2023-07-02 05:52:39
天天微资讯!关于开展2023年度北京市职称评价工作的通知
2023-07-02 03:56:30
棕色搭配什么颜色好看女生_棕色搭配什么颜色好看
2023-07-02 00:57:30
天天亮点!终端普遍优惠10万,加入价格“内卷”的宝马i3是否真香?
2023-07-01 22:56:35
环球热文:南京到黄山高铁游攻略_南京到黄山高铁
2023-07-01 21:43:09
当前简讯:河南商超胖东来8页报告引热议,老板曾说:“加班就是不行,是不道德”
2023-07-01 20:50:33
全球实时:陇西公安宏伟派出所成功劝阻一起电信诈骗案件
2023-07-01 19:20:18
焦点短讯!特稿|代糖股大涨背后:阿斯巴甜陷入争议
2023-07-01 18:50:52
鼻塞流鼻涕是鼻炎吗吃什么药_鼻塞流鼻涕是鼻炎吗-全球看点
2023-07-01 17:49:45
焦点关注:姓吴的革命烈士_吴国璋 革命烈士相关内容简介介绍
2023-07-01 16:43:01
澳门6月份幸运博彩毛收入152.07亿澳门元 同比增长513.9%-全球报道
2023-07-01 15:45:09
医保新规来了!新增32种医疗器械可刷医保在定点药店购买,带动健康消费起蓬头-世界新动态
2023-07-01 13:56:01
低俗贴纸,别再毒害青少年!-独家
2023-07-01 12:51:38
西联客服电话号码_西联客服电话人工
2023-07-01 11:40:36
一起喝杯咖啡,“交”个朋友!|世界速看料
2023-07-01 10:59:21
巡察组在行动丨追回拖欠土地流转费|环球即时
2023-07-01 10:34:55
当前报道:一个帆布袋炒至700元,先别急着贴“虚荣”标签
2023-07-01 10:13:29
爱情公寓第四季全集下载迅雷(爱情公寓第四季 全集)-环球新视野
2023-07-01 09:45:54
公积金未满6个月怎么提取_快看点
2023-07-01 08:59:40
“锂电之都”哪家强?8城争夺,三年内国内产能或将过剩-世界新资讯
2023-07-01 07:58:12
东方兴润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变更公告
2023-07-01 07:35:05
电动自行车充电新标准今日起施行,高压充电不应超 3 小时-当前通讯
2023-07-01 06:28:09
.NET 7 新特性全面解析|世界热议
2023-07-01 05:25:02
江西铜业股份(00358.HK):6月30日南向资金增持27.8万股
2023-07-01 03:53:58